嬰兒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需要。
哭就是他們的語言,哭鬧就是寶寶表達需求的唯一手段。
6個月以內的嬰兒只有三種狀態:睡覺、安靜地醒著、哭鬧地醒著。寶寶哭鬧絕大部分是因為各種不舒服,不過你也必須接受有時候無緣無故地哭鬧。
任由寶寶哭鬧不管絕對不行。如果寶寶從小就缺乏關愛,長大後很可能導致性格上的缺陷,比如內向、害羞且不願與人交往。研究顯示如果對寶寶的哭鬧置之不理,寶寶只會越哭越厲害,且以後次數會越來越多。
一、辨形
飢餓:平坦而有節奏,邊哭邊覓食狀。
身體不舒服:表現煩躁,四肢扭動、眉頭緊皺。
受到驚嚇:突然大哭,哭聲高而尖,迴聲長而短。
孤獨:哭聲斷斷續續,時不時會睜大眼睛四處張望。
疼痛:鬧哭聲忽緩忽急,或聲嘶力竭的大哭不止。
二、確認
飢餓:把手指放在寶寶嘴邊,輕輕碰一下。寶寶要是餓的話,會張開嘴巴,有明顯的覓食反應。
身體不舒服:看周圍環境、寶寶睡姿、衣服是否過緊、尿褲是否需要更換、鼻子是否有鼻屎、蚊蟲叮咬。
受到驚嚇:抱起後哭聲變小,並慢慢平靜下來。
孤獨:抱起後,稍加安撫即不哭。
疼痛:6個月以內的寶寶,常見的疼痛是腹脹,摸摸寶寶的肚子是否硬邦邦的。
三、安撫
飢餓:餵奶即可,如果寶寶飢餓哭鬧較頻繁,有可能是奶量不夠。
身體不舒服:摸寶寶脖子後面,溫熱最好,偏冷或者出汗要及時增減衣服;發現蚊蟲叮咬的痕跡,塗上藥膏;如果有鼻屎,觀察鼻屎狀態,滴奶、用吸鼻器或者趁寶寶睡著後用專用鑷子夾出來。
受到驚嚇&孤獨:抱起寶寶,輕輕拍拍,餵奶或者對寶寶說說話唱唱歌。
疼痛:腹脹和腸絞痛。腹脹時,可豎向抱著寶寶,輕輕撫摸寶寶背部;順時針方向在寶寶的肚子按摩。腸絞痛的安撫方法有多種,在之前的文章中著重講過,可關注我,查看我的往日文章。
四、陪伴
疼愛≠溺愛。
6個月大的寶寶,正是感受愛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呵護、多抱抱多跟他說說話;這個階段,寶寶正在學著去愛,去與人建立感情聯繫——這是孩子未來身心發展的重要一課。
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哪怕是彼此凝視著,也會人寶寶感受到愛,並由衷感到愉悅。
這就是愛。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