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訊科技發展,手機已成為戶外活動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它既能通訊、上網查詢信息,也具有地圖、指南針、GPS定位,甚至是哨子、電筒、收音機。不過,戶外環境複雜,遇到網絡盲點,手機也會無武之地。
所以,以下這10種傳統安全裝備絕對十分重要。雖然它們未必需要任何情況帶備,但多點認識對大家仍有好處。
1.哨子
必備的求救工具,既輕便又可靠。當吹響哨子時,附近一兩公里內都可以聽到,不論日間、晚間,都是很好的求救工具,目的是要引起別人的注意。
哨子的使用方法是當求救時,在一分鐘內吹六下,有明顯的間隔,吹完一分鐘停頓一分鐘,看有沒有回應;如果你聽到別人救救而想回應的話,可以在一分鐘內吹三下,然後搜尋肇事點。
2.反光鏡
與哨子一樣,同樣是在求救時引人注意,但作用略遜於哨子,亦沒有統一的信號。好處是無論是否背著聲源,都能見到信號。
3.收音機
在手機沒有信號時,收音機就可發揮作用,第一時間接收外間的信息,如天氣狀況及轉變等,可令大家及早作出相對應變。
4.緊急食物
以高熱量為主,如巧克力、花生糖、葡萄糖等,在危急情況可補充熱量,維持身體機能。
5.後備食物
有人稱為口袋糧或路餐,作用主要是應付誤時誤點,無法準時到達目的地,或突發情況下無法生火,食物以餅乾等用以充飢。
6.急救包
應付隊員受傷,注意的是要定期檢查,更換過期藥物。
7.急救毯
用作嚴重失溫時包裹身體,以防患上低溫症。急救毯的顏色要鮮豔突出,令救援人員容易發現。
8.求救書
當發生意外時,求救書用以記錄肇事的資料,應放在急救包中。
9.攀繩
並非為拯救而設,拯救工作必須具有專業知識及訓練。至於這攀繩,是用作扶持隊員,在崎嶇難行的山路或斜坡,加強隊員信心。攀繩一般長30米,粗8至8.5mm,並具有安全認證。
10. 通訊器材
泛指對講機,用作隊伍之內溝通。當然手機亦能做到這個功能,但對講機較為可靠。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