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上領中銜連,體鬆氣現以意轉。
附於皮毛替代力,久而久之出天然。
十三勢法一個圈,身形意氣在裡邊。
外看圓圈畫不盡,內孕三寶聚一團。
上易鬆垂下卻難,下不松開練不全!
所難不過缺乏練,默識揣摩仔細研。
一心一身連一息,三家合一是真機。
心息奧妙一個簡,身中規矩有高奇。
拳法內煉借外力,一啄一飲辨毫釐。
靜中觸動動猶靜,太和一片是琉璃。
身形腰頂豈可無!背弓蓄力莫糊塗。
上下前後皆可許,八法咸備規矩足。
運若抽絲能勻稱,動靜開合自見真。
松纏軟繞慢中裹,背絲纏絲是正途。
形體運動合道理,精神內蘊乃舒服。
身心內外相匹配,陰陽虛實不相分。
腰腿對路病可除,鬆腰坐胯膝圓滑。
彈抖好似魚打挺,中空梢通練內功。
一呼一吸別有天,悠然輾轉在丹田。
非是口鼻來往氣,又與口鼻相關聯。
轉動雖憑心意使,若無一息難畫圓。
猶在轉關銜接處,翕張變幻見真詮。
此事皆從拳法得,須隨鬆軟慢靜斂。
身形腰頂若可以,自然不求而自現。
一個圓圈別有天,消息關鍵在中間。
初時轉來猶不覺,久練欲停卻不甘。
難捨己力呼風雨,關竅不明勝愚頑。
意氣本是真君主,骨肉為臣相盡歡。
處處虛實生化本,陰陽時時總循環。
周身練成球一體,九曲珠兒線上穿。
呼吸潛施藏造化,若是刻意即非它。
不求自得無為理,一片混沌樂無涯!
一拳九練知者少,以己為準不可誇。
不同練法寓深義,古來傳承源一家。
拳法諸要須知道,內外雙修有竅妙。
無極有極神內斂,用意方可不離散。
身法貴在成曲線,橫豎之中不可變。
百會會陰一線穿,神闕命門緊相連。
腳下陰陽收放走,身隨步運似遊玩。
十字街頭做道場,命意源頭在腰間。
定住身法循序進,不求自得自周全。
樁法趨靜調形體,拳法趨動練靈機。
上欲得來須下勢,夫唯不爭是不去!
大地為弓我為箭,開張發放由心變。
此箭千錘要百煉,彼弓當可如己願。
又似彈簧置地上,意如人手向下按。
大地之力合彈力,二力合一明者稀!
合到一處謂之整,還須人地兩相宜。
太極無停亦無息,無過不及平衡理。
剛柔本是互相剋,陰陽彼此生化機。
君看其中何道理?不爭不棄因果諦。
一起一落一式間,位置角度莫要偏。
只要法度合乎理,不使勁來勁自現。
腳底陰陽變,大地如導線。
陰陽來回轉,其內如過電。
諸節須委婉,轉關活且圓。
通體珠連珠,珠珠意線串!
太極拳乃大道非小術。大道恢弘而眾人覓。卻幽微而不得尋。惟小術多姿而眾人曉,卻繁蕪而不得成。於有做有為處合後天六識之觸角,故持而盈之,不可其己。雖燦爛卻不能不滅。法至極處,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於至要處,六識封閉,破碎虛空,一空再空,空不可空。方是究竟。
然其自然窮化之功須起於有做下手之始。有做下手之始須合於聖人歸根覆命,克己復禮之規矩。其正而生氣,其氣為微,為精。因其精微而不可見,或不可感。因其精微而濃縮精妙。如此勤勤默默,借後天返先天。先天合於嬰兒態。能以嬰兒之態壯大其態,其態則與不復其純而練之焉能同日可語焉。
彼以不純之剛初能所向披靡,而我以嬰兒之柔弱不經風。然嬰兒之柔若大而再大。斯其柔而非柔矣。乃真正浩浩綿綿,磅磅礴礴兮。初於體練而合規矩。漸而斂氣入骨,沉著含蓄。浩然之氣生於其內而不循經,不入竅內。
渾渾灝灝而遍布,絲絲索索而潛行。若與體合,似與體分。此生於心之正,體之規。來之於無,藏之於虛。不與吐納,假借,冥想,觀竅等相親。練法不一,各有情懷。
根器不同,各有己見。因情懷而難契,因己見而莫同。終因有為易感,無為難肇而離棄!斯若禮佛,只以當下所得而恐失,或以不得而失趣。大道不得而得矣!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