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區和閱讀區在幼兒園總是難捨難分的,好多新手老師可能對於這兩個概念都很懵圈,搞不懂其中的聯繫與差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語言區的那點事兒。
通常,在設置區角時,語言區和閱讀區不用單獨設立,只需要在閱讀角留出一塊語言操作區來供幼兒進行語言遊戲、故事講讀等活動即可。下面我們就語言區的環創和遊戲材料進行一些探討。
牆面設計
我們先來看看語言區的牆面可以幹什麼,應該怎麼用?
發布者:權三歲、小澴、蘇小妹、金金、媛媛不是圓圓圓*^O^*、管晶、我叫兵兵、諶、
『 放置圖書 』
如果班級閱讀區的空間有限,書架放不了太多書的話,那就在牆上釘幾個置物架,把書放在牆上吧,不過一定要注意放在孩子們能拿到的地方哦。
『 好書推薦 』
可以推薦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的書籍,也可以請幼兒相互推薦自己讀到的好書,進行分享閱讀。
『 看圖講故事 』
根據不同年齡段,在牆上貼一些不同難度的故事情境供幼兒講讀。
空間的部分也可以用來做故事展覽或是書目推薦,像這樣掛幾本書在空中是不是也很有氛圍呢?
發布者:發呆橙
既然是語言操作區,自然是需要擺放操作材料的,因此,語言區是一定一定要有櫃子的,盛放操作材料的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將語言區與其他區域相互隔開,避免干擾。
發布者:MISSLIU、阿巧
櫃面也可以利用起來,設計一些語言遊戲。
下面這些材料在投放時應該注意年齡差別,針對不同年齡段,投放難度適宜的材料,太難或者太易都無益於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
『 自製圖書 』
將幼兒自製的繪本展示出來,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他是怎麼做出這本書的,書中講了什麼樣的故事。
『 故事頭飾 』
講故事時帶上一個頭飾或者指偶會更有帶入感。
發布者: COCO、金金
『 紙偶 』
故事盒子在大中小班都可以用,只是年齡段越小的孩子,故事盒子的場景和人物需要簡化,在講述過程中也要注意更多的引導。
發布者:侑安CHRIS、子非魚、COCO、米帥
『 皮影劇場 』
皮影劇場更適合大班孩子使用,在控制皮影動作的時候還要兼顧配音,來使故事進行下去,能力要求相對較高。
遊戲設計原則
1.適宜性:提供適合不同年齡特點的遊戲,略高於他們原有水平的遊戲才能促進他們的發展,太簡單孩子們會原地踏步,太難的話又容易喪失自信一蹶不振,都當避免。
2.趣味性:既然稱之為遊戲,那一定是好玩的,孩子感興趣的,如果你投放的材料孩子不愛玩,那它無異於一件擺設,就沒什麼實用價值了。
3.時效性:遊戲材料最好定期更換,防止孩子「玩膩了」的情況,孩子天生都喜歡新鮮的東西,如果玩來玩去就那麼幾樣東西的話,相信大多數孩子的心裡是拒絕的。
『 小班 』
小班孩子在語言表達的邏輯和內容上較弱,語言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激發他們說的興趣,因此遊戲不宜太難,提供一些圖片簡單的看圖說話,引導他們講述圖片上有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發布者:囡囡、SUMMER、劉、權三歲、微風
用故事骰子的形式可以讓語言遊戲動起來,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
聽聽看那是誰的叫聲,把它找出來吧。
簡單的配對遊戲,不僅能訓練孩子的邏輯能力,還能加深他們對事物的感知。
『 中班 』
中班的看圖講故事場景可以更加複雜,可以提供多個相互關聯的圖片讓幼兒看圖創編故事。
發布者:小小孩、囡囡、HMF、微風
好玩的故事機,用你搖到的場景或者事物編個故事吧,一個故事盒子可以編出很多很多的故事,保證孩子百玩不厭。
把生活中的事物設計成配對遊戲,在認字的同時也能讓孩子瞭解更多生活知識。
大班孩子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提供的遊戲種類更多,難度也可以有所提升。需要注意大班語言遊戲應提供更多能讓孩子動手操作的東西,單純的聽說遊戲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動手動腦的需求了。可以設計一些有因果聯繫、邏輯關係、推理判斷等類型的遊戲,讓他們在挑戰中進步。
發布者:不忘初芯、我叫陳燁燁、阿巧、MISSLIU、小七
更多小孩教育文章、影片...等相關資訊,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幼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