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由於其味較淡,因此可使用於各種料理中,並富有營養,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左宗棠雞
雞腿300g,蛋黃1個,鹽1g,澱粉5g左右,樹椒段3g,薑蓉5g,蒜蓉5g,香蔥少許,生抽15g,白醋10g,白糖15g,玉米澱粉5g,清水20g左右,辣椒紅油10g。
雞腿去骨,將肉切成塊狀。用蛋黃、鹽將雞塊抓勻。鍋內燒熱油後,再加入玉米澱粉抓勻 ,待鍋內油溫達180度時(有大量煙升騰),逐塊放入雞塊大火炸 制。一邊炸一邊翻動,直至炸至酥脆,表面金黃撈出瀝油備用 。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碗內調勻備用 ,鍋內放少許油,放入干椒略爆香 。放入碗汁 ,煮至湯汁濃稠 ,加入炸好的雞塊 。迅速翻炒,至雞塊均勻裹上調味料,裝盤時撒上香蔥即可。
炸雞塊
雞腿肉300g、薑片5g、蒜片5g、蛋清3個、油適量、鹽3g、黑胡椒粉少許、玉米澱粉30g左右、鹼面0.5g、番茄醬少許。
將雞腿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以上,撈出後洗凈。去骨,去除筋、脂肪及厚皮,留少量薄皮,用刀背橫豎剁數下,使肉質略松。將雞腿肉切分成大小差不多的數塊。將肉放入盆中,放入鹽、黑胡椒粉、薑片、蒜片,抓拌均勻,腌制30分鐘。放入蛋清,抓勻,放入澱粉,抓勻,放入鹼面,抓勻(可以適量添加水)。鍋中倒入油適量,油溫升高至六七成熱(有煙氣升騰)左右時,逐塊下入雞肉塊,中火炸約3分鐘,炸至表面金黃後撈出。轉大火,待油溫升高後一次下入全部炸好的雞塊,大火炸1分鐘左右。待表面顏色變深,撈出即可。
台式三杯雞
雞腿600g、小毛蔥30g、蒜10瓣、姜5片、泰椒5g、油(香油20g+ 花生油30g)、米酒80g、醬油(老抽10g+生抽50g)、冰糖10g、羅勒葉10片。
雞腿剁成小塊,清洗乾淨,控干水分。毛蔥頭剝皮對切兩半,蒜剝皮,泰椒切斜刀片,。炒鍋加熱,倒入香油和花生油,油七成熱時放入蒜瓣,兩面煎黃。然後將小元蔥放入,再放入泰椒和薑片煸炒出香。放入雞塊,煸炒變色後,倒入米酒、醬油和冰糖,大火煮開後,改慢火蓋鍋蓋燜煮15-20分鐘。待燜煮至湯汁將盡,撒上羅勒葉,翻炒均勻,關火即可。
照燒雞腿
去骨雞腿肉300g,醬油30g,料酒或日本清酒 15g,味素少許,砂糖10g。
雞腿肉先將多餘的皮脂切掉,反面將肉比較厚的部份稍為用刀輕輕劃開一些就好,讓雞肉厚度平均(這樣煎的時候也比較容易熟)。取一碗,將調味料拌勻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油加熱後,將雞皮那面朝下,用中大火將雞皮煎到金黃色翻面,再用小火併蓋上鍋蓋煎熟。再將醬汁倒入,這時皮面先朝下,等到開始冒小泡後再翻面(看一下是否顏色已上到滿意的狀態時再翻面)。至醬汁快要收干,即可盛盤。
叉燒雞腿(烤箱版)
雞小腿6個,叉燒醬50g、鹽3g、老抽10g、蜂蜜25g
把雞腿中加入叉燒醬、鹽、老抽、蜂蜜拌勻。放入食品袋中用手搓揉放味,腌制3個小時。烤箱預熱180度10分鐘,放入雞腿烤30分鐘。
紅燒雞腿
雞腿500克、蔥5g、姜5g、八角2個、香葉2片、料酒5g、桂皮1塊、紅燒醬油5g、冰糖15g、食鹽5g、植物油適量。
先準備好所用食材。鍋燒熱,放少許油,放入雞腿煎,煎至雞腿微黃取出。鍋中再放少許油,加入八角、香葉、桂皮、辣椒、蔥、姜、料酒、紅燒醬油爆香。倒入開水,燒開後加入煎過的雞腿(水要沒過雞腿)。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燜至30分鐘。加入鹽,轉大火收干湯汁,翻勻後,碼盤即可(可點綴少許薄荷葉)。
小炒雞腿
肉雞腿500g,杭椒30g、泰椒30g,薑末5g,豆豉20g,料酒10g,味精2g,白糖25g,鹽3g,清湯適量,食油50g,香油5g,白芝麻少許。
將雞腿洗凈,剁成小塊,用開水焯一下,控干。杭椒、泰椒切成小段。鍋放油燒至五成熱(剛產生煙氣),放入豆豉,炒出香味。下入雞塊炒透,再放薑末稍炒,然後放料酒、鹽、味精、白糖,倒入清湯,開鍋後用小火燜10分鐘左右,至雞肉熟透,加入杭椒、泰椒,改旺火翻炒收汁,待湯汁將盡,淋上香油、芝麻,出鍋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