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也被我們稱為「春花節」、「農事節」。龍抬頭在每年的陰曆二月初二。每個地方的傳統節日都有屬於自己當地特色的傳統習俗文化。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為什麼龍抬頭要剪頭髮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吧!
2021牛年遇到龍抬頭,對於屬羊人、屬龍人、屬狗人和屬馬人,另外屬牛本命年值太歲,也屬於犯太歲的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多事之年。因此,凡是這些屬相的朋友都沖犯太歲;當然其他屬相的朋友也需要將一年一度的「二月二,龍抬頭」旺運方法進行到底。
1.福星高照行大運
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2.取吉利已經成為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前剃頭理髮到了二月二,已經一個多月,正是需要剃頭理髮的時候。二月二龍抬頭,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俗。「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小孩剃毛頭」也是這一原因,為取吉利在剃頭中間加「龍」字,叫剃「龍」頭,以區別其它時間的剃頭,還有些女孩選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長們選此日送孩子們人學讀書。
3.為什麼這天是剃頭日?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里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裡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里,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的吉祥預兆。
4.「正月剃頭死舅舅」是誤傳
其實正月不能剃頭在民間還是有多種說法,最有說服力的是清軍入關後漢人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朝的思念,意為「思舊」。
當時清軍入關就有一種說法,叫「留頭不留髮」,當時的江浙一帶對於留髮這種制度非常的牴觸,就在民間流傳了一種「正月里不剃頭,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民謠。「正月理髮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誤傳,「死舅」實際上是「思舊」、「思舅」,正月里理髮了就會「
死舅」沒有一點科學依據。
其實,民俗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死舅舅」的預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頭『思舊』」的一種對清朝政府的抵抗,去咒罵清政府強行推廣的「剃髮令」。
「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說法其實很久以前就有了,也不光是「思舊」這一個說法,過去人們對養生也非常的重視,認為正月里還比較冷。正月里理髮,對人的身體也非常不好,把頭髮理了,頭就會冷,人體的經脈大多和頭相通。頭被凍著了,很容易生病,人們也都習慣了在農曆的二月二開始理髮,這天也被稱為「龍抬頭」,在這天理髮,一年都會順利。
【結束語】結束語:龍抬頭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傳統節日,相比大家比較少聽到這個節日。那麼龍抬頭有很多習俗,剪頭髮也是其中之一。以上的內容相信已經幫大家解答了龍抬頭為什麼要剃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