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有語云:
_
「酒逢知己少,詩向會人吟。」
的確,在萬丈紅塵中打磨得越久,越明了:
所謂朋友遍天下,很多時候是一種能量的消耗。
與其把太多人請進生命中,不如清減朋友圈的容量。
_
「一根稻草,跟白菜捆在一起,那它就是白菜的價格;
跟大閘蟹捆在一起,那它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與什麼人在一起,就決定了你是什麼人。
成年之後,只需有這三個最好的朋友,便足矣。
松下幸之助曾說:
_
「親戚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朋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選擇一個出世智者般的朋友,就能在迷茫的時候,為我們撥開雲霧,指明方向;也能在被成就沖昏頭腦的時候,給我們當頭一棒,從而進入更開闊高遠的境界。
1988年,陳道明因飾演《末代皇帝》中的溥儀而一舉成名,撲面而來的功名讓他頗為自得。
緊接著因拍攝《圍城》,他常去錢鍾書先生家請教。
彼時的一代文學大師錢鍾書,即便著作等身,仍謝絕無關訪客,如世外高人般潛心寫作,以永遠謙遜的姿態在他擅長的領域裡不斷深耕。
看著錢老家中一屋子頂天立地的書,聞著唯一的電器——煎藥的電鍋中飄出來的藥香,陳道明頓覺自己的淺薄和貧乏。
從那以後,陳道明戒掉了酒桌上的應酬,一心浸淫在文學藝術中。
幾十年來,陳道明如錢鍾書一般,不喝酒不打牌,極少參加飯局。業餘時間,就用來讀書練字,彈琴下棋,還給妻女做有趣的糖人。
他的書法和繪畫,被公認為是娛樂圈中最好的。
他愛讀古典文學,精深到文學大師季羨林都誇讚他可以勝任北大教授了。
文學藝術方面的修為,使得他在表演中風格獨特,是觀眾眼中穩妥的「老戲骨」;
同時,也使得他與世事始終保持著疏離感,從而獲得了內心的寧靜與超然。
人生的急流險灘處,出世智者般的朋友,如同一根槓桿,能撬動起決定並影響我們終生的巨石;
而人生的舒緩平和處,出世智者般的朋友,如清風朗月,能陪伴我們在人生的大河中走得更穩更遠。
著名學者周汝昌與張伯駒曾是忘年交。張伯駒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喜歡琴棋書畫、詩友雅集,是個閒雲野鶴一般的人物。
年輕的周汝昌常去張伯駒家,兩人或詩詞對答,或書畫怡情,有時候沒什麼事就安靜坐一會。
周汝昌要回家的時候,兩人也沒有俗套的挽留和送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伯駒視這個年輕人為平生知己,周汝昌則盡情沐浴著中國古典文化的光輝,在靈魂的高堂里拾級而上。
《紅樓夢》中說:
_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人生得此摯友,便應以無價之寶而待之。
蔣勛曾說,我們每個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內在的自我」,另一個則是「社會的自我」。
如果說,出世的智者能夠幫我們找到「內在的自我」,那麼入世的強者則能讓「社會的自我」更加強大。
作家鄭淵潔曾參加《我是冠軍》真人秀節目,與他搭檔的是一家小餐館的老闆娘歐陽女士。
小餐館的生意不太好,多年來,他們一家六口一直擠在十幾平的房子裡。
歐陽很想拿個冠軍,用100萬獎金買房子。
但是很不幸,這對組合第一個就被淘汰了。
當發現歐陽的文筆還不錯之後,久在文學圈裡的鄭淵潔有了主意。他打算用23天的時間,與歐陽合寫一本記錄節目參與過程的書,讓她用書的稿費來買房。
23天後,在《我是冠軍》的大結局現場,鄭淵潔和歐陽女士拿出了新書和房產證,讓主持人和現場觀眾驚佩不已。
鄭淵潔就是用他實實在在的人生閱歷,幫助歐陽女士披荊斬棘,終至獲得預想之外的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努力,只是獨自摸索把握不了方向。
入世強者的點撥,可以讓我們撥開霧障,乘風破浪。
馬雲和汪涵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很多人感到奇怪:
一個是商界大佬,一個是主持人,屬於不同圈子,怎會稱兄道弟?
馬雲如此賞識汪涵,主要還是汪涵本身的各方面素養和常年在娛樂圈裡打拚得來的名氣與人脈。
幾十年來,他一直屹立不倒,完全靠他遠高於常人的情商和智商,在娛樂圈,他也是絕對的大佬。
在每個領域裡做到極致的人,都有其厲害之處。馬雲和汪涵,這兩個不同領域裡的強者,自然能夠遙相呼應,彼此欣賞。
恆大獲得亞冠冠軍後,馬云為汪涵請來恆大球隊錄製《天天向上》;
在某期節目裡,汪涵念到馬雲發來的生日祝福時,真情涌動。
你看,強者與強者聯手,往往能走得更遠,行得更快。
結交出世智者,讓我們「內在的自我」更加豐滿;
結交入世強者,讓我們「社會的自我」更加強大。
但在生活中,這兩種人並不能時時遇到。更多的,結識的還是普通人。選擇結識怎樣的朋友,是有區別的。
熱播美劇《後翼棄兵》中的女主貝絲是個西洋棋天才,有段時間曾因沉迷藥物和酒精一蹶不振。
她的朋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還是不動聲色地時時提醒她。最後,貝絲調整狀態,拿下了西洋棋的最高榮譽。
正直陽光的朋友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道光,他們腳踏實地,積極向上,跟他們在一起,讓我們根本找不到可以喪的理由。
宋朝詞人晏殊有兩個至交好友,一個叫王琪,一個叫張亢。
平日裡,晏殊為人清高,冷眼待人,與同僚始終保持著疏冷的距離。但與這兩位正直而陽光的朋友在一起時,他常開懷大笑。
有一回宴飲,酒過三巡之後,王琪指著張亢說:
_
「張亢觸牆成八字。」
八字形似牛角,王琪這是揶揄張亢體壯如牛。
張亢自然不甘示弱,對曰:
_
「王琪望月叫三聲。」
有詩云「猿啼三聲淚沾裳」,王琪體瘦而機靈,張亢這是調侃他像只猿猴呢。
在旁「觀戰」的晏殊被兩人的幽默和捷才逗得大笑不止。
還有一次,三人泛舟湖上。晏殊負責掌舵,王琪和張亢撐竹篙。
不料,船行到橋底撞到石柱,整隻船都橫了過來。張亢拼盡全力撐篙,船都一動不動。
正困惑,王琪笑著嚷道:
_
「晏公掌舵的方向不對啊!」
三人隨即捧腹大笑,簡單快樂得像三個孩子。
成年之後的我們,常被俗世的洪流裹挾著前行,也常被生活的負擔壓得透不過氣,如能有正直陽光的朋友在側,彼此取暖,那真是人生至大的寬慰。
跟他們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卸掉苦心偽裝的面具,輕鬆愉快地打鬧在一起;
也能夠毫無壓力地拿真心交付,彼此療傷。
這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吸引力法則》一書中指出:
_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是傾向於跟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
當一個靈魂人物出現,與之有相關共性的人就會被他吸引過來,而這些分散的人身上總會帶著這個靈魂人物的一些影子。
人生路漫漫,我們總會遇見這些能夠吸引我們的靈魂人物,用真摯的靈魂和熾熱的真心,陪伴彼此。
人生有知己,足以慰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