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
神無法無處不在,於是創造了媽媽。
只有媽媽,
心疼你所有的經歷,
做你最安心的避風港。
也只有媽媽,
會不求回報對你好,
始終如一把你當孩子寵。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每個女人都曾是如花美眷,
只為被叫一聲「媽媽」,
就變得無所不能,
忘了自己也需要別人疼。
每個女人都曾有燦爛青春,
只為家人浮現的笑容,
就辛苦操勞大半生,
才發現歲月爬上了皺紋。
在一粥一飯里,撐起整個家。
在一針一線中,奉獻全部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詩人孟郊又一次要去趕考了。他的母親裴氏連夜在昏暗的燈下縫製衣服,一針一線縫得細密,依然擔心兒子穿著不夠暖和。
孟郊看著母親蒼老卻無比專注的身影,心中一陣感動和酸楚:
_
自己參加科舉考試多年卻屢屢不中,唯有母親一直鼓勵他,相信他。
裴氏是一個堅毅果敢的女性,在丈夫亡故後她不僅撫育了孟郊兄弟三人,還是孩子們的精神支柱。
沒有誰比母親更懂自己的孩子,孟郊出身寒門,一直鬱郁不得志,所以他比所有人更需要一次成功,來證明自己。
所以,裴氏勸他第三次趕考,遊學交友,增長見識。
這一年,46歲的孟郊終於考中了進士,隨後出任溧陽縣尉,雖然不算多大的官,但也算是熬出頭了。
喜不自勝的詩人一改往日的低落,寫出了此生最輕快、樂觀的詩句:
_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遠在家鄉的母親接來。溧水邊上,他翹首等待著母親的到來,寫下了這句:
_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啊,你給我的愛有如春天的陽光那麼多,我卻只能報答你小草般的孝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千百年來讓無數讀者共鳴。
然而,孟郊做官做得並不開心。上級遷怒於他,將他的月俸減半,日子過得更艱難了。
裴氏不忍心看著兒子當一個縣尉當得如此鬱悶,勸他不如辭職,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孟郊又掛冠而去。
一聲媽媽,是女人一生的牽念。
孩子笑,她們便一切安好,
孩子一哭,她們又急又疼。
她也曾傲嬌、任性,想做小公主,
但有了孩子,便只剩堅強。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蝴蝶,破繭而出,悄然飛走。
而孕育他的人還停在原地,翹首以盼。
趁一切尚早,多回家陪陪她,哪怕簡簡單單吃頓飯。
願時光能善待深愛之人,
願天下母親都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