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綜藝《跟你去你家可以嗎》時看到一位獨居老人的故事,領悟了一個道理:
沒有牽掛的人生,就沒有生活的希望。
老人接受採訪時68歲,本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卻獨自一人住在堆滿垃圾的房子裡。
他沒有工作,靠父親留下的遺產勉強支持生活。
每天只吃納豆和醬油泡大蒜,只因為這樣最便宜。
每月花費大約三千元人民幣,他樂觀的說,按照計算,遺產還夠七八年。
儘管生活條件有限,但老人在接受採訪時一直掛著笑容,顯得非常灑脫。
一直到主持人不經意問道:
_
「那七八年之後怎麼辦?」
老人依舊笑著,但他這一次的回答卻有些哽咽:
_
「實話說,七八年後就想死了。
有時候想,認識的人都不在了,活著還有意義嗎?」
比起物質的匱乏,精神上的孤獨感才是擊潰老人的真正的原因。
當世界上在沒有人牽掛我時,我也就不在牽掛這個世界。
畢竟,人生不怕漫長,卻怕獨行。
再艱苦的道路,有人同行,總能找到慰藉。
反之,哪怕一路鮮花盛開,獨行的人也難有興致去欣賞。
所以,請一定珍惜那些牽掛你的人。
人生走到頭才發現,幸福不過是有人牽掛。
在網上看到了一張照片,很暖心。
因為牽掛做滴滴司機的爸爸,一個小女孩寫了一封給乘客叔叔阿姨們的信,貼在爸爸的車裡。
這封信用詞簡單,卻格外真摯。
_
「我爸人老實,話不多。」
_
「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多一份包容和理解。」
相信看到這封信的乘客都會願意給這位司機一個五星好評。
但對於這位司機來說,最溫暖的應該還是閨女的這份心意。
在跑夜車的時候,閨女的這封信陪伴著爸爸。
在接不到單或者遇到爭執的時候,只要想到自己閨女的這份惦記,做爸爸的心裡一定會重燃向前的動力。
家人的惦記有時可能簡單樸素,但一定溫暖有力。
也難怪1983年劉曉慶受第一屆春晚邀請做主持人時,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希望在晚會上給遠在四川的父母拜個年。
中央台的領導破例同意了這個請求,而這一句簡單的拜年,讓不少觀眾跟著紅了眼眶。
白居易有一首詩《邯鄲冬至夜思家》用樸實的詞彙寫出了家人的挂念——
_
「想得家中深夜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不論年紀,不論遠近,家人的牽掛永遠是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源泉。
不論是漂泊在外,還是尚未遠遊,請珍惜家人的惦記。
除卻家人,老師對於我們的成長絕對有其特殊意義。
人生說到底是一場持久的學習,而得到一位良師的指導,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環。
奧運冠軍張繼科僅用445天就拿下大滿貫,創下最快大滿貫紀錄。而這成功的背後,是教練對他的苦心教導。
張繼科身體素質優越,年僅十五歲就入選國家一隊。然而年少輕狂,他進入國家隊短短几個月後就因嚴重違規被開除,被迫回到山東隊。
再優秀的運動員如果得不到教練的賞識,也幾乎不可能在殘酷的競技體育中出頭的。
被開除的那一刻幾乎意味著張繼科職業生涯的結束。
昨日的天之驕子一下變得失魂落魄,每天戴著一頂棒球帽,幾乎不敢正眼面對桌球。
還好,當時山東魯能隊的主教練尹霄不願意放棄他,一直找機會鼓勵他。
一天,他拉著張繼科和三十多個盤子上了山,要求張繼科把這些盤子摔碎以象徵與過去決裂。
尹霄和張繼科都不記得那天一共摔了多少個盤子,唯一能確定地是,在這以後張繼科終於慢慢地找回了自我。
最終,他回到了國家隊,站上了最高的領獎台。
人生茫茫,一生若能得一良師提點,可謂萬幸。
即使是魯迅先生,也一直對學醫時毫無保留幫助他的藤野先生心懷感恩,將他的照片貼在北京家中激勵自己。
_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好老師像一把火,點燃我們對真理的渴望。
好老師像一灣水,滋潤我們貧瘠的內心。
良師難覓,如若有幸,千萬別辜負老師的教誨。
當你想要放棄時,也請別忘記老師對你的期許。
培根曾寫道:
_
「最可怕的孤獨就是沒有真誠的友誼。」
和家庭關係和師生關係不同,朋友之間更講究意氣相投、興趣一致。
因此,在交往中也更能互相理解。
《心流》一書中寫道,根據研究,一般人心情最好的時候往往是跟朋友一起。
電視劇里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和家人有了誤會,在工作上受了委屈,主角總會約幾位知心好友聚會。
很多事情,朋友往往是那個最懂你的人。
很多時候,朋友才能給你最窩心的安慰。
音樂節目《聲入人心》中音樂劇演員阿雲嘎和鄭雲龍的友誼令不少觀眾羨慕。
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不約而同選擇留在音樂劇行業打拚。
儘管兩人一人在北京,一人在上海,但他們從未斷了聯繫。
十多年的友誼為何能夠堅持,說到底不過是,他們互相理解。那一腔對音樂劇的熱愛,只有對方能懂。
伯牙只願給子期彈琴,因為這琴聲,只有他懂。
有些話我們只願說給朋友聽,因為相信只有朋友能懂。
不論順心或是失意,別忘了珍惜默默傾聽我們的朋友,是他們帶給了我們被理解的幸福。
哈佛正向心理學課中講過這樣一個心理學公認的觀點,當一個人的物質條件能保證溫飽後,財富的增加對辛福感的影響就微乎其微。
而真正影響幸福的,是穩定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我們被惦記和牽掛時,我們感到被理解,感到被信任,感到被需要。
生活在這冰冷的城市裡,讓我們珍惜惦記我們的人,也毫不吝嗇的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牽掛。
要知道有惦記,有牽掛,人生就永遠有溫度,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