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國際孤獨等級表」:
_
「第一級,一個人逛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去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場;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做手術。 」
一個人有多難,大概是扛過了所有,依然堅強吧。
在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里,有一個觀眾問關於朋友圈狀態的問題。
謝娜突然提到,其實易烊千璽不太經常發朋友圈。
易烊千璽便說:
_
「我的朋友圈就只發風景,或者看到好玩的就發,不會抒發個人情緒。」
他從很早就出道,也吃過了許多苦頭,而面對自己經歷過的苦,他經常是不善言語,也不希望讓他人了解的。
回想一下,很多成年人都是一樣的,只喜歡報喜,不喜歡報憂。
成年了,要學會收起自己的情緒了。
小時候總想著長大,而長大後才明白,身上有重擔,心裡有淚水,生活也不只是詩和遠方。
成年人的世界裡,更多的是埋頭苦幹,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和壓力。
一個人便可以扛下所有,因為周圍沒有人可以依靠。
你若不努力,沒人會幫你;你若不堅強,沒人會真正懂你。
後來才明白,你總要一個人活成千軍萬馬。
《請回答1988》里,德善的奶奶去世,家裡人都趕過去辦喪事。
在喪禮上,他爸爸和往常一樣,和親人們若無其事地交流著。但是當奶奶的大兒子從國外趕回來時,他爸爸便抱住大哥歇斯底里地哭起來。
原來他不是不難過,而是為了體面,強忍著淚水。成年人的情緒,都是自我消化的。
《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一書當中有說道:
_
「成長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正所謂『人生如戲』。
你與日俱增的,除了年齡,還應該要有演技。」
「我很好」,全靠演。
當你一個人扛下所有,你就懂了。
記得楊冪在一個採訪中說過一句話:
_
「你往下面看,哪裡有人活著不辛苦的。每個人都很辛苦,你憑什麼要求別人體諒你的辛苦。」
是啊,生活之中,哪裡有人不辛苦。
每個人都在努力生活,每個人都在困難地生活著。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的那句話:
_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成年後,我們逐漸習慣了一個人抗下所有。 哪怕崩潰也是默不作聲的,學會把自己的情緒掩藏,不再袒露分毫。
何炅說:
_
「因為覺得那個東西,你說給別人聽也沒有用,其實誰也幫不了你。」
還記得奇葩說有一集辯題是:
_
「我們是不是應該告訴父母自己在外的真實情況?」
傅首爾說的話非常在理:
_
「有一陣你突然覺得好難過,會問自己怎麼就過成了這個樣子。
我們軟弱得像一攤泥,喝酒喝大了。
第二天醒來又覺得,沒什麼啦,還有很多人混得不如我。
我們要裝,不但要對父母裝,更要對自己裝。
你都騙不過父母,你又如何能夠騙過自己?」
是啊,成年人的生活要靠自我安慰,自我掩飾,自我努力。
知乎上有人這樣描述當代人的生活現狀:
_
「我們這一代人,不敢愛,不敢死;不敢生病,不敢結婚,不敢隨隨便便辭職;不敢談理想,卻又學不會像泥土一樣安靜。
生活中各種無形的壓力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
於是為了逃避壓力,很多人開始拋棄戀愛、結婚、生育、購房和人際交往。」
成年人難過的表達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沉默。
不如意的事情自己扛著,畢竟大家都是同樣辛苦。
但也正如尼采所說:
_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稻盛先生說:
_
「以樂觀態度面對困難和逆境,乃是人生成功的鐵則。」
面對生活的苦,其實也能發現甜。
在北京,有一種公交車「夜27路」,每天晚上都會在CBD商圈和同舟之間穿梭。
有一群代駕司機經常搭乘這路車。
他們深夜上班,日出下班。 而在一次央視記者採訪中,發現了一名特殊的代駕司機。
他不僅僅是晚上做代駕,而且白天還要送外賣。
他代駕的衣服下面,還有一件黃色外賣服裝。
在採訪中,他表示自己每天都很辛苦,一天也就睡四五個小時。
記者問他能不能頂得住。 他說:
_
「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他拿出手機,點開了兩個孩子的視頻,表示孩子是自己的動力。
記者還問他有沒有什麼夢想。
他說自己的願望是希望自己老得快一點,孩子長大了他就可以歇一歇了。
在最後,他唱了一首《追夢人》:
_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
有人說:
_
「真正的成熟不在於年齡,而是肩膀上扛下了多少責任,為生活付出了所有努力。」
所有的長大都是負重前行,哪怕崩潰也默不作聲,哪怕心酸也壓在心底,在漫長的歲月中,早就習慣獨自撐起一片天。
餘生很長,別糾結,別慌張,別失望。
把人生的苦難當功課,感恩過去的好與壞。
記得朱軍曾問過劉若英:
_
「你為什麼總給人溫柔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
她回答:
_
「因為我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你終究要一個人經歷所有黑暗,承受生活中所有的痛。」
只要相信美好,就一定能遇見美好。
願你安然入夢,擁抱每一個闖入生命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