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
_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縱然生活有萬般不如意,可總有一些人,在生活的重壓之下,逆風前行。
既為摘到更亮的星星努力,也為當下的美好心動。
但無論面臨何種困境,都要好好愛自己,如此才有能力愛別人。
下面三句話,送給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你。
曾看過這樣一個最扎心短片《健康本該如此》,短片里的場景像極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縮影。
_
「聽說手機螢幕輻射大,你換了張綠色的壁紙,繼續刷手機到深夜。
你在凌晨三點,轉發遙遠城市有人猝死的新聞,卻給自己定了五個起床鬧鐘。
聽聞某個朋友得了癌症,難過之餘,開始擔心自己,你發現疾病離自己並沒有那麼遠,但還是心懷僥倖地活著。」
英國科學家貝弗里奇說:
_
「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身體已經筋疲力盡,可卻總想要再撐一撐。
殊不知,過度的消耗,正在一點點吞噬我們的健康。
記得曾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住院日記——《向死而生,一名記者的住院日記》。
記者名叫嚴俊傑,原是《襄陽日報》首席記者,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不料,一張體檢報告打亂了他生活的平靜:高壓超過190,低壓超過135。
在朋友和家人的催促下,嚴俊傑才趕往醫院。
辦了住院手續,他還想著領完藥就回家洗澡,第二天再來請假打針。
然而,當嚴俊傑被五花大綁拴在床上,上心電監控的那一刻,他才真的慌了。
過去幾年裡,嚴俊傑經常因為工作加班到凌晨,但他總覺得身體年輕還能扛。
殊不知,長期的工作壓力,和不規則的生活方式,早已讓他健康的身體變得千瘡百孔。
最近一年,他早上起床總會頭疼,他以為只是感冒;
晚上睡覺總會盜汗,他以為只是抵抗力下降;
三個月體重下降10斤,他以為是身體機能變好。
他不斷忽視身體的求救訊號,最終卻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出院後,他開始學習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將健身、游泳提上日程,計算每頓飯的卡路里和升糖指數,他的身體才慢慢恢復正常。
聽過這麼一句話:
_
「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視健康。」
透支健康,去換取財富增長和職位升遷,身體就會變得越來越差。
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
_
「人到中年,你最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什麼?」
下面的高贊回答是:
_
「你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前半生拿命換錢,後半生拿錢買命。
那些被你透支的生命,總有一天要慢慢償還。
只有不過度損耗身體,生活才能繼續向前。
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
_
「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下面的高贊回答是:
_
「能求助的,絕不死磕。」
現實生活中,善於求助的人實在太少了。
就像《喬布斯傳》中所說,多數人缺少人生經歷的原因,是他們從不去求助。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正在搬一塊大石頭,他的父親就在旁邊看著,沒有主動上前幫忙。
父親鼓勵男孩說:
_
「你只要全力以赴,就一定可以把石頭搬起來。」
男孩嘗試了很久,累得滿頭大汗,也沒能把石頭搬起來。
他只得跟父親說:
_
「對不起,父親,我已經拼盡全力了。」
不料父親回答說:
_
「不,你沒有拼盡全力,因為我就站在你旁邊,你都沒有向我求助。」
《荀子·勸學》中說:
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成功橫渡江河的人,並非善於游泳,而是懂得藉助舟船的力量。
實現功成名就的人,並非運氣降臨,而是懂得求助貴人的資源。
就像比爾蓋茨所說:
_
「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
比爾蓋茨進入哈佛大學後,與保羅成為了好朋友,懷著對計算機的熱愛,兩個人每天干到三更半夜,寫程序,敲代碼。
後來兩人看到了,未來電腦的發展方向和商機,蓋茨便給羅伯茨打電話,提議說可以提供一套BASIC編譯器。
蓋茨和保羅兩個人,一直呆在蓋茨的寢室里,沒日沒夜地編寫、調試程序。
兩個月後,他們成功了,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開發了BASIC程式語言的第一個版本。
微軟剛成立之初,還未在行業中站穩腳跟,蓋茨便請求史蒂夫·鮑爾默幫忙。
鮑爾默前往美國矽谷,約見自己熟知的大公司的CEO,勸說他們與微軟成為盟友,這無疑對微軟的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
後來,蓋茨打算開拓微軟在國外的市場,便拜託好友西和彥,成功打開了微軟的日本市場。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
_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法做到的事情,嘗試求助身邊有資源的朋友,或許可以收穫意外之喜。
在電影《指環王:護戒使者》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
_
「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怎麼度過自己的人生。」
面對生活的不如意,弱者習慣抱怨,而強者則努力尋找解決辦法。
美國有這樣一位極具特色的計程車司機,乘客乘坐他的車,竟還需要提前預約。
司機說:
_
「剛開始自己也跟其他人一樣,抱怨天氣,抱怨收入,直至後來聽到《不抱怨的世界》,才明白,目前的糟糕情況,都是自己抱怨造成的。」
後來,他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思考如何精進自己的服務,讓客戶舒心。
客戶一上車,他就會詢問對方想喝什麼,給客戶提供咖啡和各種飲料。
他還會遞給客戶卡片,羅列各種報紙的名稱,和各個電台的節目單,供客戶選擇。
熟悉路況的他,還會善意詢問客戶,是否走另外一條距離目的地更近的路。
司機的不抱怨,慢慢帶來了收入和人氣上的積累。
第一年僅僅微笑對待乘客,他便實現了收入翻倍;
第二年,關心乘客,他的收入又翻倍;
第三年,他的計程車,成為了美國少有的五星級計程車,客戶要坐車,還需要提前預約。
作家六六說:
_
「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人生一世,白雲蒼狗,與其抱怨,不如留著力氣把自己的生活變美好。
曾有網友在蔡瀾微博下面問:
_
「生活好多苦啊,為什麼人要活著受苦呢?」
蔡瀾回覆說:
_
「等糖吃呀。」
無論面對何種生活,蔡瀾始終抱著樂觀的心態,從不對生活有怨言,還用積極的思想治癒他人。
就像金庸先生在給散文集《江湖老友》作序時形容蔡瀾:
_
「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車太顛簸......」
_
「他教我怎樣喝最低劣辛辣的義大利土酒,怎樣在新加坡大排檔中吮吸牛骨髓......」
_
「我會皺起眉頭,他始終開懷大笑......」
平淡的日子裡,蔡瀾用他的豁達,將歲月活出了詩意。
聽過這麼一句話:
_
「與其抱怨玫瑰叢里長滿了刺,還不如感激叢里竟生出了玫瑰。」
我們有時候對生活賦予了太高的期待,總感覺人生是一場辜負。
但當我們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就會發現,生活的傷痛原來可以忽略不計。
不對生活發牢騷,才能收穫更多,被命運精心包裝的禮物。
《半山文集》中說:
生活的磨盤很重,你以為它是在將你碾碎,其實它是在教會你細膩,並幫你呈上生活的細節,避免你太過粗糙地度過這一生。
葡萄有酸有甜,生活有起有落,我們可以永遠對生活做最壞的打算,但也要保留對生活最真切的希望。
遭遇生存的壓力,別透支自己的健康,撐一撐總能過去的;
遇到能力之外的事情,別吝嗇開口求助,或許下一秒就是柳暗花明;
面對糟糕的生活,別埋怨自己的不如意,方能迎來更多喜樂。
認真生活的人,生活也一定不會辜負他。
願我們都能在生活的浪潮中,溫柔地包容世界糟糕的部分,保持眼裡有光,臉上有笑,兜里有錢,身邊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