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
《壇經》有云: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因為心動,所以風動,因為心動,所以幡動。
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
世間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因為心動,所以在意。因為在意,所以害怕失去。於是,痛苦圍繞,失意不減,人生彷徨。
其實,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獄,不在意,就是一種豁達。
學會不在意,一切都隨意。既然活著,那就活好。
01
萬事不強求,要走不挽留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一切都是在變的,我們永遠把握不住,永遠都是過去的。
所以,要走的留不住,不是你的,求不來。
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天,小和尚失手打碎了一個碗。大和尚急忙跑到老和尚面前告狀說:「師父,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雙眼微閉,開口道:「我相信,你永遠也不會打破碗。」
你無法保證永遠都不會打破碗,正如你無法保證生活總是事事順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事情總會有遺憾,不要苛求一切完美,也不要苛求人人都對自己好。
生活中,總有人會與你計較,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卻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何必在意別人的好,何必強求別人的不計較。
學會不在意,萬事不強求,做自己該做的事,走自己該走的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其餘隨意!
02
得失不在意,一切隨它去
《增廣賢文》: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有一位住在深山的農民,生活十分困苦。一日,一位外地來的商販送了他幾粒果樹的種子,告訴他只要種下種子,等到兩年後,就能結出數不清的果子,可以賣很多錢。
農民開心極了,知道這種子珍貴,擔心有人會偷走,於是特意找了一塊荒僻的山野來種植這果樹。
兩年很快過去,果樹結了許多果子,農民很是開心,還特意等到一個吉祥的日子去摘果子。
等他到山上時,驚呆了,飛鳥和野獸們竟將果子吃了個精光,那原本結滿果子的果樹,變得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果核。
農民想到幾年的辛苦勞作和熱切期望一瞬華為烏有,不禁傷心大哭。他的財富夢就這樣破滅,日子也依然艱苦。
又熬了幾年,農民偶然來到這片山野,忽然發現,山上開滿了果林,樹上結了許多的果子。
思來想去,才知道,當年鋪滿一地的果核,竟然慢慢發芽長大,成了現在這一片更加茂盛的果林。
現在,農民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這片果林足以讓他過上美好的生活。
可是,如果不是那些飛鳥和野獸們吃掉了那幾顆樹上的果子,今天也不會有這成群的果林了。
生活就是這樣,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有時失去也是另一種獲得。看淡得失, 才能品嘗幸福。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典故: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惛。
說的是,就像賭博,如果用瓦器做賭注,因為便宜,心中無所矜惜,所以逢賭必中;如果用黃金做賭注,金價昂貴,猶恐有失,心慌撩亂之下,便輸得一敗塗地。
因為太想打好球,所以手會顫抖;因為太想走好鋼絲,所以腳會顫抖;因為太想贏,所以心會顫抖。
越想得到,便越容易失去。
人生在世,有些事,盡力就好,有些人,無需計較。
面面俱到雖可貴,兩全其美總難得。
總有一時的失意與意外,會讓你措手不及。太在意得失,傷的是自己。
一份珍貴的感情,不是彼此追逐糾纏,而是看淡隨意由它去。
03
放得下過去,才能經得起未來
《大般涅槃經》: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恩愛和合者,必歸於別離。諸行法如是,不應生憂惱。
世事無常,萬物都不會長久依存。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叢林裡,獵人為了捕捉到猴子,做了一隻放了堅果的木箱,但只在木箱邊緣開了一個勉強能讓猴子伸進一隻手的洞。
猴子通過小洞,聞到、看到食物就會十分心動。
開始,它們也會猶豫不決,會在箱子附近來回徘徊試探。但終究會抵不過食物的誘惑,將手伸進洞中抓食物。
一到這時,獵人就會從隱蔽處跑出,而抓著食物的猴拳早已不能從洞中抽出來了,想逃命,只能帶上這笨重的箱子,最終,難逃被捕的厄運。
猴子若肯放下手中的東西,就有機會逃跑。可惜,它不肯。
因擁有而放不下的,不只是猴子,人也是這樣。
今天的大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的大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的大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
所有過不去的坎,終有一天會化為坦途,讓你一路高歌猛進。
放得下過去,才能經得起未來。不管遇到多少不順的事,都要相信,今天終會過去,明天一定會來。新的一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有道是: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
人這一生,最怕滿。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自由,其實也有許多身不由己。
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有的只是結果。而再大的痛苦與磨難,也會在時間面前,一一被撫平,最終化為人生的一道回憶。
很多事,不是不去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
這無法重來的一生,只有懂得珍惜,才能少些遺憾;只有學會不在意,才能輕鬆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