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向日葵
來源:正能量(ID:znL116)
蘇軾曾有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深以為然,真正成大事,除了這兩樣,還要做到嚴於律己,時常反躬自省,克己所不欲。
走過了半生,經歷了無常世事,我們才恍然大悟,人生每個階段必然有其戒。
一個人,唯有真正做到了少年戒色,中年戒斗,晚年戒得,我們的人生路方能越走越順暢,我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精彩。
01、少年戒色
常言道:
色字頭上一把刀。
深知,當人生處於少年階段時,心智尚且還不成熟,若是過度縱橫,沉溺於色慾之中,只會迷失心智,毀了自己的一生。
色慾貪念,對我們身體都是有害的,會消耗我們的精力,消磨我們的意志,而戒色,方能不生邪念、不行邪淫。
邪淫乃萬惡之首,邪淫重的人,往往諸事不順、陰德俱損。
自古成大事者,無一不對色慾物念清心寡欲,不沉溺於酒色貪念之中。
明代禮部尚書薛文清曰: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莫此為甚。俗以為樂,余不知果何樂也,惟心清欲寡,則氣平體胖,樂可知矣!
北宋哲學家程頤也說:
欲心一萌,當思禮義以勝之。
南宋朱熹則將人的慾望形容成沼澤,他說:
觀察沼澤的形象,用來遏止色慾之心。色慾與骯髒的沼澤,都是污泥濁水。污穢容易沾染人,應該填平堵塞起來。
慾望太滿,人容易迷失自我,貪念太多,人容易心累,放縱色慾,猶如行屍走肉的動物,沒有了追求,沒有了人生目標,一生只能碌碌無為。
色慾是人最大的貪慾,少年戒色方能在你人生道路上使你懂得放下貪念,悟得大道。
少年時期,是最好的年紀,理應把時間精力用在學習上,多讀書,交善友,分辨是非,正視自己的能力與智慧,看清人生方向,踏實努力上進,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幸福,年輕有為的人。
02、中年戒斗
曾國藩先生有言:
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鬥巧。
少斗少爭,修身養生,不僅是一種泰然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種涵養,一種大格局。
正所謂:山不爭高自稱峰,水因善下而成海。
人走到了中年,很多事也慢慢看透了,人情世故也沒必要太過較真,看淡了也看清了。
人這一輩子,有太多事,回過頭來想想,其實我們都沒必要與人爭鬥太多,越是心胸狹窄,人活的越累,越是斤斤計較,人越不得安寧。
有些事,不如看淡,看輕,越是爭鬥,越是煩惱,越是強求,越是得不到。
很多時候,君子並不會因為小人的存在就改變志向,智者不會因為流言的存在就拒絕前行。
有時候,做到寡慾,心胸開闊,不與人爭,不與人斗,把時間精力用來提升自己,其實比爭鬥更有意義。
不與人爭鬥輸贏,相信心有大格局,人必有大造化!
誠如林肯所說的:
與其跟一隻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這隻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人到中年,一定要戒斗,放寬心,不與人爭,不與小人斤斤計較,修煉大格局。
當你的格局越來越大,視野開闊,能力越大,人脈越廣,成功就會觸手可及。
03、老年戒得
人到暮年,理應放平心態,放寬心,得失天註定,不去計較得失榮辱,換來心安。
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得到,不過是一時罷了,失去,未必就是永遠失去。
人吶,從得得失失中體會起起落落的人生,從聚散無常中品味世情冷暖。
老話常說:曲高和寡,物極必反。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到而驕傲放縱,更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去一蹶不振,人生路還長,學會放平自己的心態,保持豁達從容,踏實上進,用心生活,就足矣。
得失心太重,人就會心生負累,唯有平常心對待得失榮辱,不計較,不怨,不恨,生活才舒坦。
得失本是世間常態,不要因為錯過了清晨的朝露,就傷心難過,其實落日黃昏也別有一番美好。
有些東西,若是命里該你擁有的,終究會屬於你,若是命里不屬於你,再強求也無濟於事。
我們若總是因為無奈失去悶悶不樂,當你自責埋怨的時候,往往在冥冥之中會錯過更多。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生命中的一切自有定數,讓一切順其自然吧,不去過多在意得失榮辱,隨緣生活,珍惜當下擁有的,才是你我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