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年輕時,我們總以為人生就是要追求「高配置」的生活,追求豪華的車子、高檔的房子、體面的工作......
漸漸地,聰明的人懂得:如果過於追求物質的「高配」,身體累,心更累;適當減減配置,人生才能活得自在從容。
看過一句話:「擁有就是被擁有。」意思是說,一旦我們擁有了某樣東西,從那一刻起,我們也被這個東西所擁有。
比如,你擁有了一輛汽車,你同時被這輛汽車擁有,你常擔心它被剮蹭、被偷,你要給它買保險、做保養。
比如,你擁有了一件奢侈品衣服,你同時也被這件衣服擁有,髒了要洗、皺了要燙、破了要修。
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多,需要擔心和關注的外部事物就越多。
相反,如果我們在物質上追求簡單,注意力就不會被太多的外物分散,就能集中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很認可一句話:「簡單的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
我們總是嘗試擁有更多,卻很少問問自己:擁有這麼多之後,我就會幸福嗎?
所謂物質低配,不是讓你降低生活質量,而是在這個充滿選擇與慾望的世界裡,學會辨別與捨棄。
低配物質生活,更能有力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人曾說:「一個人對外在的物質要求越低,他對內在的要求越高。」
一個人只活在物質世界裡,會一生勞碌、心靈空虛。
當我們不再追求物質的高配,而是保持寧靜的心態,就容易做到靈魂的高配。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與寧靜,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與豁達,是一種成熟與從容,也是靈魂高配的一種境界。
到了一定年齡,請過「低配」生活。「低配」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張弛有度,不攀不比,不想太多。
衣服不一定要穿名牌,舒適就好;房子不一定要豪華,乾淨就好;車子不一定要高檔,能代步就好;圈子不一定高端,有三五個知心朋友就好。
低配生活,高配心靈,讓生活更純粹,內心更富足。